兩部委倡導“政府買國貨” 制造業鎖定7%增長率
10大重點工程:智能化改造工程、基礎能力提升工程、綠色制造推廣工程、裝備發展工程、關鍵新材料發展工程、航天航空能力建設工程、電子信息升級工程、質量和品牌提升工程、服務型制造轉型工程、重大產業基地建設工程。
5月18日,國家發改委、工信部發布《關于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明確實施制造業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,堅持創新驅動協調發展,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,推動制造業邁向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服務化,并確定了智能化改造、基礎能力提升、綠色制造推廣等10大重點工程。
《通知》指出,力爭通過3年努力,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%以上,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年均增長15%左右。樹立“政府買國貨”的理念,通過政府首購、訂購和購買服務等方式支持國內創新產品。
“在制造業比較困難的時期,政府應該發揮帶頭作用。”交通銀行經濟學家連平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表示,“政府買國貨”也是一項慣例。
不過,中國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、研究員王軍特別提醒說,這樣的政策一定要注意把握分寸,切忌變成長期、強制性政策,以免“企業躺在政府懷里”的事情發生。
增加值增長7%以上并非易事
據世界銀行數據,2013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在世界排名*,占比達到20.8%。然而,自2013年以來,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連年下降,2015年這一數據為7%,今年一季度進一步下滑至6.5%。
波士頓咨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總杜偉對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分析,zui近幾年制造業的增速有所放緩,主要的挑戰之一就是生產效率增長速度和成本增長速度不是*一致的,勞動力、能源、原材料等價格在過去幾年的上漲,都比生產效率的上漲要快很多,因此,提高制造業生產效率成了推動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。
近兩年來,針對制造業的政策頻頻出臺。在《中國制造2025》發布后,廣東、浙江、甘肅等地迅速跟進,配套的11個專項規劃也在加緊編制,“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”更被國家發改委列為重大投資工程包之一。
《通知》認為,我國制造業大而不強、自主創新能力弱、生產方式比較粗放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,轉型升級任務十分艱巨,迫切需要組織實施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包。通過實施重大工程包,力爭通過3年努力,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%以上。
對此,王軍向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分析,我國制造業中的很多門類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,在去產能、去杠桿的任務下,今年的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要想達到7%并不容易。
10大工程促制造業升級改造
中共中央近日在安徽調研時指出,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,用新供給需求發展,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、打造新引擎。
在制造業領域,增加新供給不僅僅可以通過創造新的產品,也可以通過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來實現。“奔馳也曾夸耀賣的不是交通工具,而是一件‘碰巧會跑’的藝術品。這就是軟價值。”滕泰說。
除了7%的增加值增長目標,本次發布的《通知》還提出,企業技術改造投資要實現年均增長15%左右。
“在推動制造業發展的過程中,一方面要改造舊的動能,另一方面還要發展新型產業,中間的過度地帶就是用新的技術來改造舊的動能,這一部分的潛力非常大。”王軍認為,雖然我國傳統制造業產能過剩,但基礎良好,使用新的技術和理念進行改造升級,一樣可以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。
一些接受《每日經濟新聞》記者采訪的制造業企業也表示,制造業競爭激烈,企業為了自身發展,轉型升級、技術改造的動力本就很強。
《通知》確定了智能化改造、綠色制造推廣等10大重點工程。重大工程包中,包括“重大產業基地建設工程”,其中又包括石化產業基地建設、化工園區(基地)建設、鋼鐵基地建設、船舶基地提升和產業轉移承接五項具體工程。
《通知》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根據升級改造重大工程建設需要,建立促進制造業升級改造的長效機制,進一步完善財政、稅收、金融等政策體系,營造良好氛圍,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實施。